为全面贯彻落实春季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,3月14日下午,学校特邀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倩、黄晓丹、刘巍医师,在学术报告厅,为广大师生开展了以“呼吸道传染病预防”、“性病艾滋病预防”、“结核病预防”为主题的讲座。
李医师主要讲解了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及救治。告诉我们,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由于天气多变,气候时暖时寒,经过一个冬天人体内的环境,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,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,病菌、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、侵袭人体,特别容易引起流感、流脑、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,若平时不注意锻炼,室内空气不流通,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。李医师着重强调在教室、宿舍等公共场所时,要注意通风。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日常注意个人卫生,不随地吐痰、养成饭前饭后、上厕所前后洗手。生活作息时间有规律,做到劳逸结合。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,注意保暖、避免着凉。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气短等病症时应及时就医,不胡乱吃药以免延误病情诊断及治疗。
黄医师主要讲解了艾滋病的危害及预防,通过讲座让我们了解到,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、病死率高的严重性传染病,目前没有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,预防措施主要为切断传播途径。性乱人群和吸食毒品人群是艾滋病毒感染高危人群,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毒,人体抵抗力会极具下降、会出现多种感染。感染艾滋病病毒2-6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,在测出艾滋病病毒前已具有传染性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液、乳汁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8-9年潜伏期后,会发展为艾滋病病人,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前,外表看上去没有任何症状,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。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,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,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,最终导致死亡。由此可知,艾滋病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。洁身自爱、避免高危性行为、远离毒品、避免不安全注射是预防艾滋病感染的主要措施。
刘医师主要讲解了结核病的预防控制。说明了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,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病、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。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,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有可能发病。结核病的主要症状为:疲乏无力、消瘦、失眠、咳嗽、咳痰、咯血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。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病人咳嗽、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、还有就是使用病人用过、而未经消毒的餐具或吃病人吃剩的食物传染给他人。如果一旦发生两周以上的咳嗽、咳痰或有咯血等症状时,就必需到医院做验痰或X线胸透等检查,以便及早发现、及早治疗。
此次活动由后勤保卫处、学生处联合承办,高陵区疾控中心熊泾流主任参加了活动。
1.传染病的预防措施:
(1)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:勤换、勤洗、勤晒衣服、被褥,不随地吐痰,个人卫生用品不混用;
(2)多喝水:春季气候干燥,空气中尘埃含量高,人体鼻黏膜很容易受损,多喝水能让鼻黏膜保持湿润,可有效抵御病毒入侵,多喝水也利于体内毒素排泄、净化体内环境;
(3)坚持锻炼: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,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,促进身体血液循环、增强心肺功能;
(4)减少吃刺激性食物:不吸烟、不喝酒、少食辛辣食物,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;
(5)补充营养: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,可中和体内毒素,提高抗病能力,增强抵抗力。
2.艾滋病的预防措施:
(1)洁身自爱,避免婚前性行为、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;
(2)严禁吸毒,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;
(3)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,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;
(4)不借用他人或和他人共用牙刷、剃须刀、等个人用品;
(5)避免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、精液、乳液、尿液等,切断其传播途径;
3.结核病的预防措施:
(1)加强卫生教育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不随地吐痰、勤洗手、勤换衣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;
(2)要常观察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也可以选择接种卡介苗,使机体产生免疫、减少结核病的发生;
(3)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,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;
(4)发现有低热、盗汗、咳嗽、痰中带血等症状时,及时检查、
只要发现及时,治疗彻底,结核病是完全可以冶愈的。
文:张蕾 审核:院长办公室(品牌与宣传中心) 编辑:朱腾达